马氏中山篆是马氏父子对中山国出土文字凡30余年研究创补的一套5000余书法用字。
1977年,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王墓发掘,一批埋藏地下2280余年的文字重见天日,这些文字让考古工作者似曾相识:其字体结构中有许多熟识文字的部件,却与之前的甲骨文、金文,之后的小篆大异其趣,特别是大鼎、方壶、圆壶(中山三器)上的铭文,形体修长,刚劲飘逸,极富美感。
1984年,这种曾经在考古界轰动一时的文字经古文字学专家破译早已尘埃落定,有如诸多已成定论的考古成果,被束之高阁,供人瞻仰。此时,早年就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氏)的文化老人马可仲先生与之不期而遇,他和就职陕西师范大学的长子马歌东发现了这种文字古为今用的价值,遂倾心研究,摹之习之,试图用三器铭文体创作书法作品。
遗憾的是,包括三器在内的全部出土文字虽有2400之多,其不重复者却仅为505个,远不足为书法所用。于是,父子二人对铭文中查找不到的字,缺一补一,即用即造,在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极其匮乏的文献资料中引经据典。
如此,虽举步维艰,竟也初见成效:老人的一幅刘禹锡《陋室铭》很快获奖北京铁道部书画展,儿子亮相陕西师范大学书画展的作品随即被校图书馆收藏。一经面世便获好评,零落千年,魅力依旧,他们决心创补出一部系统的基础文本——《马氏中山篆书谱》。
他们以505字的偏旁部首及笔划结构为基础,以“六书”为原则,参考甲骨文、金文、小篆,不断探索。
1987年马可仲先生留下马氏中山篆体《千字文》四条幅辞世,1991年马歌东自日本国立福井大学执教归国子承父志,不懈钻研,五易其稿,并远赴中山遗址考察。
2008年《马氏中山篆作品集》出版。
2012年《马氏中山篆书谱》出版。
2016年《马氏中山篆字源考辨》出版。
至此,马氏中山篆5000余书法用字正式结项,同时在字体特征上也创出了自己的风格:马氏中山篆保留了三器铭文飘逸修长的基本特点,避免了拓片锋芒毕露的刀笔体缺陷,赋其以古朴凝重,斑驳陆离之墨趣。
马氏中山篆自问世以来被数十家媒体报导。其中:
2010年,經河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舉薦,一幅馬氏中山篆大中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參展上海世界博覽會,首次亮相國際大舞台。
2011年,《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書畫藝術網》發表了《馬氏中山篆——一種新書體的前世今生》。
2012年,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金石新韵——马歌东马氏中山篆书法作品展》,中国文化部前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氏出席并致辞,《新华文摘》同期披露、介绍。
2018年,中央电视台CCTV 9大型纪录片《中山国・6 流韵》播出了马氏中山篆参展上海世界博览会现场视频和对马歌东的家庭专访。
以上种种殊荣,是对马氏父子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褒奖,也是对马氏中山篆最高级别的认可与弘扬。
芳草子 2020年5月